
3个月前,拿到体检报告时,我盯着“低密度脂蛋白3.8mmol/L”的数值发愣——明明坚持清淡饮食、每周运动,指标却还是超标,医生建议我考虑药物干预。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找了位老中医调理,没成想3个月后复查,数值竟降到了2.6mmol/L。这段经历让我彻底明白,中医调血脂,走的从不是“直接降指标”的路子,而是把身体的“代谢齿轮”重新转顺了。 一开始我特别疑惑:中医既没开“降血脂药”,也没让我刻意节食,只是让我做三件事。 第一件是喝“健脾祛湿茶”。老中医说我舌苔厚、容易乏力,是“脾虚生湿”,湿气裹着油脂在血管里堵着,指标自然下不来。他让我用炒薏米、茯苓、陈皮煮水喝,每天代茶,说是能帮脾胃“干活”,把湿气排出去。我一开始觉得这茶淡乎乎的没效果,喝了1个月却发现,之前总有的腹胀、没精神的感觉少了,大便也规律了。 第二件是按“足三里”和“丰隆穴”。他说足三里是“脾胃第一穴”,每天按5分钟,能帮脾胃吸收营养、排出垃圾;丰隆穴是“化痰要穴”,中医里的“痰”不只是咳嗽的痰,也包括血管里的“浊痰”(也就是我们说的油脂),按它能帮着把血管里的“浊物”清出去。我每天晚上看电视时就按,一开始按丰隆穴还会疼,坚持了半个月,疼痛感慢慢消失了。 第三件是调整“吃饭节奏”。老中医没让我戒肉,只说别吃油炸、甜腻的,更重要的是“吃慢、吃七分饱”。他说很多人血脂高,是因为吃饭太快,脾胃来不及消化,食物就变成了“垃圾”堆在身体里。我之前吃饭10分钟就搞定,后来刻意放慢速度,每口嚼20下,吃到不饿但还能再吃几口的程度就停。慢慢发现,之前饭后犯困的毛病没了,体重也悄悄降了3斤。 3个月后复查,看到低密度脂蛋白的数值时,我第一反应是“这真的是我的报告吗”?医生也说,我的指标下降不是“硬降”,而是身体代谢功能好转后的“自然结果”,比单纯吃药更稳固。 以前我总觉得中医“慢、不直观”,现在才明白,中医不是不管指标,而是先调身体的“根本”——脾胃好了,能消化能排毒;气血通了,血管里的垃圾能排出去,指标只是身体变好后的“副产品”。 现在我还在坚持喝健脾茶、按穴位,饮食也没反弹。这段经历让我彻底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:它不是“没办法时的备选”,而是帮我们把身体调回“良性循环”的智慧。如果你也有血脂偏高的困扰,不妨试试从调理脾胃、通气血入手,或许会和我一样,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天臣配资-普通人怎么加杠杆买股票-国家允许的配资平台2022-炒股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